
孟买明明比上海“先进”那么多年股票配资平台开户,可为何中国人却总觉得印度落后呢?
美版知乎论坛上,有一位印度IP的网友提出了这样的疑问。
在他眼中,孟买不仅拥有亚洲史上最古老的证券交易所,还有宝莱坞这等能硬抗好莱坞的娱乐产业,应当收到所有亚洲人的仰慕才对。
可就是一座如此璀璨的城市,中国人却偏偏“不买账”,甚至连了解的兴趣都没有,这究竟是为何呢?
提到孟买,印度人总能说出一串“亚洲第一”的标签。
2025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一出炉,孟买直接把北京、东京甩在身后,这座城市聚集了92位亿万富翁,成了亚洲富豪最密集的地方。
其中最出名的,当属印度首富穆克什·安巴尼,他的净资产超过1100亿美元,在孟买市中心建了栋27层的豪宅。
展开剩余88%有消息称,这栋楼里有私人电影院、空中花园、游泳池,甚至专门留了3个直升机停机坪,600名仆人每天轮班维护,光是电费每月就要花掉20万美元。
孟买的金融底气也够足。
早在1875年,孟买证券交易所就敲响了第一声交易钟,是亚洲现存最古老的证券交易所,比中国最早的证券交易所早了近半个世纪。
如今这里不仅有印度储备银行、国家证券交易所,高盛、摩根士丹利等国际投行也扎堆落户。
每天的股票交易量占印度全国的70%以上,说是印度的“金融心脏”一点不夸张。
文化上,孟买更是握着“王牌”宝莱坞。
2024年,宝莱坞产出了上千部电影,是好莱坞年产量的2倍。
其中《巴霍巴利王3》上映后,全球票房突破8亿美元,不仅在印度本土场场爆满,还在中东、东南亚圈了大批粉丝。
因此每每提到孟买,其实不是哪里的阿三,往往也会不自主的挺起胸膛,对国家有这样优秀的城市充满了骄傲。
在他们眼里,孟买领先上海30年,那都是保守估计的,这也是为何会愤怒中国人如此“无视”他们城市明珠的原因所在。
孟买牛不牛?那确实有牛的一面,上述的那些成就也不是虚的。
可问题是,从安蒂利亚豪宅往北走10公里,就是另一番天地了。
达拉维贫民窟。
这片仅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挤了110多万人,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高达27.5万,相当于每个人只有近3平方米的空间,连一张床都放不下。
更要命的是,在达拉维,90%的房子没有独立卫生间,居民要共用街边的公共厕所,每天早上都要排半小时队。
这里没有稳定的水电,白天靠发电机供电,晚上8点后就一片漆黑,污水直接顺着街道流,夏天一到满街都是臭味。
住在这儿的人,每天收入大多不到10美元。
因此很多家庭的孩子从出生起就没去过幼儿园,每天的娱乐方式就是在垃圾堆里玩。
当然了,针对这样的“人间烈狱”,印度政府不是没试过改变。
2022年11月,印度一富豪的集团中标了达拉维重建项目,计划投50亿卢比,把贫民窟改成现代化的住宅和商场,还说能赚24亿美元。
可到了2025年,项目却成了“烂摊子”。
3月,印度最高法院收到举报,说该集团投标时“暗箱操作”,迪拜一家公司甚至愿意加价10亿美元重新竞标。
更棘手的是土地,改造需要580英亩地安置700多万居民,可印度的土地私有制让谈判举步维艰,有的房东要价是市场价的3倍,有的干脆不肯搬。
就这样,达拉维居民举着“不要赶走我们”的牌子抗议,反对党则指责政府给富豪送福利,项目彻底停摆。
一边是10亿美元的豪宅,一边是3平米的贫民窟,这种畸形的发展,怎么撑得起“亚洲中心”的名头?
和孟买的一半火焰一半海水不同,上海的发展更像一幅均匀铺开的画卷。
9000亿美元的经济体量,把孟买的3100亿美元远远甩在身后,差不多是3个孟买的规模。
更关键的是,上海的财富不是集中在少数人手里。
2024年,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.8万元,是印度人均的4倍还多,而且收入差距比孟买小得多。
基础设施的差距更直观。
打开上海地铁线路图,19条线路织成一张网,总里程达936公里,能从上海到杭州跑个来回。
而孟买地铁只有3条线路,总里程126公里,还不到上海的1/7。
去过孟买的人都知道,当地火车每天挤爆,有人甚至挂在车门上“开挂”。
反观上海高铁30分钟到苏州、1小时到南京,地铁准点率99.8%,高峰期也很少出现“人贴人”的情况。
没有大规模贫民窟,没有极致的贫富差距,经济、基建、民生齐头并进,上海的领先不是单点亮眼,而是全方位托举。
这种发展模式,恰恰是孟买最缺的。
而中国人觉得印度落后,从来不是看孟买有多少亿万富翁,而是看印度底层人能不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。
就拿教育来讲,中国成人识字率达97.3%,几乎人人能读书写字。
可印度识字率只有77.7%,女性识字率更低,仅68.2%,在农村地区,还有不少女孩连小学都没读完。
医疗保障的差距更扎心。
中国基本医保哪怕是偏远山区的老人,看病也能报销一部分,而印度基本医保覆盖率仅43%,很多底层人得了病只能硬扛。
至于升学,中国“寒门出贵子”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。
清华大学每年录取的新生里,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或贫困家庭,他们靠读书改变了命运。
可印度顶尖高校德里大学,寒门学子占比少的可怜,大部分名额被高种姓、富裕家庭的孩子占据。
说到底,那个印度网友的问题,恰恰暴露了印度社会急于求成,又“外强中干”急于得到他人认可的渴望心态。
他们总想着用孟买的富豪数量、金融历史来证明“领先”,却没意识到,国家的竞争是一场需要全民参与的长跑。
少了教育、医保、阶层流动这些“跑道”,再快的冲刺也只是短暂的亮眼。
孟买的摩天大楼再高,也挡不住达拉维的困境,宝莱坞的歌舞再热闹,也掩不住底层的呼声。.
结语
孟买的富豪、金融、文化固然值得肯定,但一个城市的领先,不该只看金字塔尖的风光,更该看塔基的稳固。
一个国家的强大,也不该只靠少数人的狂欢,更该靠全体人民的获得感。
恒河的水要澄清,达拉维的哭声要消失,印度要想真正追赶,那么第一步就要放下“领先30年”的执念,踏踏实实补基建、抓教育、保民生。
国家发展从来不是短跑冲刺,而是漫长的马拉松股票配资平台开户,只有一步一个脚印补齐短板,才能真正跟上时代的脚步。
发布于:安徽省拉伯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